湖南山峦连绵,林木葱郁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
如何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如何打通广袤乡村与偏远山区群众日常所需及农副产品
外销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直是许多人心头的期盼
近日
湖南省流动供销服务车首发仪式
在长沙县正式启动
二十余辆统一标识
印有“湘供”字样的服务车整装出发
驶向那些市场不愿触及
服务难以覆盖的“三区”——
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与交通盲区
湖南省流动供销服务车首发。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在流动供销服务车的首发仪式上,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这样诠释流动供销的初衷。目前,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正积极推动传统供销网络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以切实行动回应农民期盼。 流动服务 解决农民所需 “刘大姐,您的猕猴桃准备好了吗?我们来收货啦!”9月20日,平江县加义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服务车开进积谷村,村民刘大姐闻声快步迎了出来。 积谷村离镇上路途远,山路难行,进城不易。自从有了流动服务车,刘大姐再也不愁猕猴桃的销路。“以前这些果子不是自己吃,就是烂在地里。现在微信一响,车到家门口,再不用肩挑背扛、赶集摆摊了。”她高兴地说。 在慈利县,李大爷也如期等来了他订购的米和面。来自湖南惠民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流动供销服务车把村民需要的米面油、清洁用品、卫生纸等送到了家门口。 长沙县供销合作社流动供销服务车。 在长沙市望城区、浏阳市等偏远村落,“湘供优供车”将实惠的米面油盐送进千家万户;“湘供优销车”则在地头直接收购蔬菜水果,直供城市社区。慈利县供销合作社通过村级网点送货上门,并推出“一个电话,上门收茶收果蔬”服务。 如今,这一辆辆流动服务车正悄然改变山村的生活——它让居住深山的人们不再受困于山水阻隔,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微循环”,助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协同共进。 服务多样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一辆车,究竟能延伸出多少种可能?一辆车,又能承载多少服务功能?流动供销服务车,正以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并回应着这个问题。 “我们上门回收,还教大家如何分类,通过现金结算和积分兑换日用品两种方式激励,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平江县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平江县供益美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项目负责人刘健松介绍道。 平江县供销合作社供益美公司的“绿色流动回收车”。 供益美公司针对偏远地区废品回收难题,推出了定时定点、预约上门的“绿色流动回收车”。回收员同时兼任宣传员,一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环保理念随车而行。目前,这一便捷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已覆盖12个乡镇、51个村,年处理垃圾超4000吨。 除了助力乡村变美,这辆看似普通的“小服务车”,还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大未来”? 湖南省社给出了系统性的答案——“湘供优+”六项服务体系:做好“湘供优供”,实现生活物资“送上门”;做好“湘供优产”,实现生产资料“到田头”;做好“湘供优销”,实现农副产品“出山村”;做好“湘供优环”,实现再生资源“绿色收”;做好“湘供优服”,实现综合服务“聚力做”;做好“湘供优治”,实现基层管理“共同治”。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以车为纽带、服务全域覆盖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农民的需求在哪里,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就紧跟到哪里。如今,流动供销从最初的一辆车、一段路,逐步向着集服务、回收、销售、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发展,为乡村振兴谱写新的服务篇章。 夯实基础 推动可持续发展 近日,慈利县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服务车驶入零溪镇百寿村供销合作社网点,随后工作人员前往村民李志勇家中。测湿度、验品质、称重量、开单据……不到半小时,李志勇家1790公斤玉米经检验合格后顺利装车。这些玉米将根据订单需求,被配送至其他网点或送往工厂进行加工。 慈利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胡大勇介绍,自2022年起,县社下属全资企业湖南惠民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依托全县286个基层社,编排8条固定配送线路。每天清晨,车辆根据平台订单将农资、饲料和日用品送至基层网点和偏远山区百姓家中,同时回收农户的玉米、大豆、马铃薯、水果等农产品,运入公司仓库统一处理。 流动服务车之所以能够跨越山河、万里穿行,其背后依托的是一张日益织密、高效运转的组织网络。 流动供销服务车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 近年来,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实施“强基强能”工程,通过深入开展赋权赋能、全面促进行业与部门联合合作,不断做实做强基层社,逐步将其打造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基层社总数已达2530个,乡镇覆盖率达81.6%。全省系统累计与合作单位签订“赋权赋能”合同3000余份,带动基层社增收超过2亿元。 依托日益完善的基层组织网络,全省系统积极拓展流动服务车覆盖范围,努力将服务延伸至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流动服务从“偶尔来一趟”转向“天天见得到”,从“单纯卖货”升级为“综合服务”,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可持续性。 发车只是起点。如何让“流动供销”不止于“有”,更迈向“优”“稳”“久”,是下一步亟待应对的“考题”。 目前,《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条例》正积极推进立法,破解场地、资金、人才等现实瓶颈,从法律层面保障“流动供销”规范、可持续发展。同时,湖南省供销合作社落实全国供销合作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强基强能”工程,不断夯实基层服务能力,让“流动供销”根基更深、枝叶更茂。此外,湖南省社系统还将推动“流动供销”与县域流通网络、乡村车间、智慧供销平台深度融合,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助力更多小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当然,流动供销服务车能否持续畅通运行,还依赖于地方政府支持保障、系统内外资源整合、自身队伍建设以及现代直播等新方式的运用。唯有多方协同、持续创新,才能推动“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供销力量”。